不甘心做盲人按摩师的她成了女博士 用知识照亮前行路。在6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黄莺的一句话让全场动容:“除了看不见,我什么都能做。”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通过高考进入全国重点大学的盲人学生,这位双目失明的青年学者用漫漫求学路诠释了新时代残疾人的奋进力量。
黄莺两岁时因高烧导致双目失明,但她从未放弃求学的梦想。初中毕业后,她选择去青岛盲校继续攻读普通高中。1993年,青岛盲校在中国残联和教育部的支持下,设立了全国首个全日制盲人高中部,学生们学习的文化课知识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同。然而,当时视障学生参加高考可选的专业只有针灸推拿和音乐表演。2015年,宁夏首份盲文高考试卷的启用改写了黄莺的命运。她以高出理科一本线85分的成绩考入武汉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成为宁夏首位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重点高校的盲人学生。
面对盲文版大学教材稀缺以及高等数学特殊符号无法识别等困难,在志愿者学姐的帮助下,黄莺通过口述内容并用盲文记录的方式完成了学习。每学期开学前,她的辅导员会提前获取书单,将纸质版教材邮寄到专门机构扫描成电子版,再由黄莺使用读屏软件学习。考试时,学校会为她准备电子版试卷,并延长考试时间。她在高等数学课上抄写了300页的盲文笔记,最终以97分的成绩完成考核,连续三年综测班级第一,并成功保研。2017年《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后,其母校成为全国融合教育试点高校,政策红利惠及更多残障学子。
攻读硕士期间,黄莺创办了“盲着看看”自媒体平台,为视障群体提供心理辅导、求学指导和独立出行培训。她带领团队开发的自主生活课程帮助众多视障伙伴掌握社会融入技能。她还通过视频记录日常生活,许多网友从不了解盲人转变为更加关注无障碍环境建设。物理无障碍让她敢拿盲杖出门,信息无障碍让她平等获取知识。
黄莺积极推动环境改善,见证了党和国家“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逐步实现。她希望未来能做更多与残障相关的学术研究,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为盲人群体发声。她坚信,除了看不见,她什么都能做。看不见可能只是让她的生活方式与大家有所不同,但获得的快乐和价值是一样的。她鼓励大家正视自己、接纳自己,每个人的人生同样可以收获精彩。
靠谱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