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非遗文化传承深度融合,近日,在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指导下,德州市生态环境局齐河分局以“万里同心 共护黄河”为主题,开展“沿着黄河去宣讲”之“非遗里的黄河”志愿服务活动,组织30余名小学生走进刘浩黑陶艺术馆,通过沉浸式体验黑陶制作技艺,感受黄河文化与非遗艺术的共生共荣。
黑陶是黄河故事的“活化石”,本次活动紧扣“生态课堂+非遗实践”主线,将黄河生态保护知识融入黑陶文化研学。艺术馆内,宣讲员以“一河一陶一贤人”的齐河“三一文化”为引,通过互动问答向孩子们讲解黄河作为母亲河的生态意义:“黑陶的原料正是黄河下游沉积的泥土,黏性大、可塑性强,是黄河馈赠的宝贵资源。”孩子们在观察蛋壳黑陶杯、龙尊凤尊等珍品时,不仅学习了封窑熏烟渗炭法等传统工艺,更领悟到“保护黄河水土就是守护非遗根基”的深刻内涵。
展开剩余63%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黑陶制作的魅力,活动特别设置了实践环节。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揉捏黄河泥,制作三足方鼎。从搓泥条到塑形,每一步都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宣讲员结合黑陶制作,向孩子们普及了黄河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母亲河两岸环境。同时,活动还鼓励孩子们成为“小小环保志愿者”,积极参与“净滩洁岸”“随手拍护河”等志愿服务行动,用实际行动守护母亲河。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非遗文化的传承,更是一堂生动的生态教育课,通过“非遗+生态”的场景化宣教,实现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文化体验目标。
来源:德州环境
编辑:孙鲁军
发布于:北京市靠谱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